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出售房子的程序是怎样的

来源:网络

首先要知道,贷款未还清的房子如果出售的话,是不能变更产权的,也就是说买房的人拿不到产权证,只有偿还完贷款后才能过户。如果已经还清了贷款,就不需要特别的手续了,去网上发布卖房信息或者委托中介,到时候有买家谈好了价格,签合同,之后配合买家办理过户就可以了。

可申请提前还款,偿还完剩余贷款后再出售

房主可咨询贷款银行,申请提前还款,按揭买房等到贷款偿还完毕之后,就可以办理出售以及房屋更名。由于在房屋按揭还款期间,房屋所有权证上存在“房产抵押”字样,所以房主需要等到还清银行贷款之后,携带银行提供的他项权利证、贷款还清证明等,到当地房管中心换取没有“房产抵押”字样的产权证,之后就可以正常办理过户了。

买房留尾款支持房主提前偿还贷款

除了房主自己偿还房贷外,还可以找可以支付全款的买家,通过在交易中买方留有尾款,待房主用前期支付的钱还清贷款,再办理更名过户的方式。但是,这种情况下买方只能一次性付全款,而不能再向银行申请贷款。对于尾款数额,买卖双方可以具体协商,并且将留尾款与如何更名方式写在买卖合同中。不过贷款尚未还清的房屋买卖存在很大风险,买卖双方最好通过中介签订三方,并将协商结果写到补充协议中,尽可能地避免风险。

卖房技巧要注意:

紧跟政策

要想把房子卖出好价钱,必须认清政策风向。当政策在收紧信贷或是提高缴存社保年限等买房门槛,就表示政府要限制部分购买力。

这时,如果你的房子是属于位置比较好的刚需或者改善型普通住宅,那仍有涨价空间。因为市场整体购买力虽然缩小,但对于好房子的需求始终旺盛。购买力就像弹簧一样,越是压制,反弹越强。政府的调控,更激发起了人们对房源紧俏、房价上涨的预期。所以,你可以大胆涨价,但也别一下子涨太多,容易吓跑购房者。

如果你的房子各方面条件并不太理想,那就别涨价了。限购限贷对各方面都很平庸的房子影响最大,这部分房屋的购买力会下降。所以,遇到合理的购房者,在合理的价格就卖掉,千万别太贪。如果你要卖的是豪宅、别墅,遇到限购限贷政策时也要小心。虽然房屋条件没话说,但在贷款难的时候,价格太高的房子更难觅得买家。

看准市场

任凭政策呼风唤雨,但归根到底,房价潮起潮落还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随行就市,才能不错过涨价机会,也不让房子砸手里。

如何判断市场行情呢?

1、看周边二手房房价

类型、地段、品质上看,周边二手房都是和你的住房最接近的。从他们的涨跌,最能看出自己房子该涨价还是降价。查他们的房价,去二手房交易网站查询,或者去附近的中介咨询都可以。

2、看中介咨询量

如果你把房子交给中介出售,那么可以向中介打听每天的看房咨询量。如果看房咨询的人多,就表示需求比较大,你可以适当上调价格试试看;如果看房咨询的人少,就表示需求比较小,你应该适当下调价格,看看咨询量是否会上来。还要注意,有时候中介为了多拿分成,会引导你提高房价,而不顾市场行情和真实需求。所以,对中介的话,切不可全信,要根据自己的分析来判断行情。

3、看新盘价格和销售

即使新房与二手房房屋差异较大,但开发商的新盘价格也能给你一定参考。如果新盘价格比开发商之前的楼盘高出很多,而且销售火爆,则说明现在购房需求比较大,你有机会涨价;如果开发商开盘就大搞打折促销,销量还不怎么样,则表示目前市场缺乏购房需求,你就别想涨价的事了。

机智博弈

买卖二手房,最终还是要落在买卖双方,要靠人与人直接沟通。看清政策、市场的变动,只能保证大方向上不出差错。在交易谈判中,机智的你能赚得更多。如何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形势:

1、要价时给自己留有余地

如果想卖到200万,切不可直接挂出200万,适当调高一点,如230万,遇到买家,这是再为表示诚心,给出一定优惠,降价到210万、200万,买家砍了价,心理非常高兴,成交!

2、列举房子的优势,但别一次讲完

做生意的都知道,卖东西一定要夸自己的货好。但千万别上来就把能夸的都说了,因为这样往后的谈判你就再没有根据了。比如,以后当买家指出几个房屋缺陷之后,卖家拿不出新的证据予以回应,那就陷入被动了。间歇地放出优势,就像利好政策不能一齐放出一样,这样才能给自己足够的回旋空间。

3、察言观色,判断对方的态度

一个优秀的卖家,从买方的语言神色,可以判断出他对商品的需求程度。如果对方短期内就要搬家,购房需求强烈,你就没必要在价格上松口。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