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北京买房上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来源:网络

前段时间,一个中国父亲打算用500万给6岁的儿子买房上学,却遭到房主临时加价30万,愤而决定移民美国。临走前一封《再见北京》刷爆朋友圈,其心路历程在大量中产家庭中引起轩然大波。

其实,对于上述的“学区过道”,落户就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当地的派出所房管科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情况下,在产权证上规划用途一栏注明住宅的房本可以办理落户,如果房本中含房屋和过道两项明细,房主拆开出售过道时,应注意规划用途是否改变,非住宅则不能办理落户。

如买房者单独购买过道,在办理落户手续时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落户时社区民警会亲赴实地考察,如果发现落户地实为过道,不能住人,可能不予落户。也就是说,真为了上学买下这“过道”,这150万有可能就打水漂了。

第一、注意北京最新的入学政策。

一套房子6年之内仅可让1名学龄子女入学(二胎除外)。所以,作为父母买受人需要全面了解相关的教育政策和环境。

学区的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部门或是相关学校会不定期的对学区的划分做出相应调整,以便适应不断波动的生源变化。同时,相关部门还可能会对学区内的入学标准问题进行调整,比如北京市海淀区现阶段规定了7年内一套学区内住宅只能解决一胎的入学问题,原来的规定则是6年。

因此,买受人在购房前,应当积极的了解相关政策,并谨慎评估相应变化,尽到审慎的审查、注意义务。如果家庭想购买二手学区的房,那么一定要咨询清楚该房屋6年之内是否已经用过就学名额。该名额一旦已经使用过,那么即使买了房,孩子也是无法就学的。

第二、北京一部分名校是根据孩子学籍所在地进行派位的。

也就是说,想要买房上学的家庭千万不要想着先买房再转学籍,因为很有可能房已经购置成功了,但是由于学籍还在原处而学校又只认学籍,因此孩子也无法就读名校。

第三、空口无凭一切以合同为准。

现在的楼盘大多数都是卖期房,尽管宣传资料上说是建有教育配套,置业顾问也讲得言之凿凿,但往往口说无凭,写进购房合同才是最保险的。因此,必须在购房合同中一一落实,事后追究才有依据。

因房子附带的教育利益是大部分房屋买受人所追求的实际交易目的,因此应当在合同中对房子附带的教育利益,尽量明确的予以表述,以防日后产生纠纷。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区的房价格远高于市场价,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以距离学校近为特点的准学区的房,这种房屋通常也会标上学区的房的标签,参与到市场中,但这样的房子不能带来附加教育利益。

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应该尽量将自己的真实目的明确地写在合同中,并将其纳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中。

第四、离学校近不一定就能上这个学校。

很多购房者对学区的房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只要房子周边有学校,就意味着是学区的房,只要买了学校附近的房子就一定能上学。学区的划分原则是教育部门根据当年区域内适龄学生的数量合理分配的,与距离远近有一定关联,但并不是绝对的。

第五、户口若是迁不进花多少钱都白搭。

即使房子所属区域在学区范围内,但如果孩子户口无法迁入,也会影响孩子的名校梦。因此在购买时应明确掌握房屋的户籍状况、入学资质要求等,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确保合同目的与购房目的相一致。

虽然北京市很早就开始推行房屋买卖合同的标准化,现在市场上通常使用的也都是市住建委发布的2007版合同,其中对户口问题有所约定,但是这些格式条款并不能涵盖所有复杂多变的交易情况。

现实往往是双方产生了纠纷后才发现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究其原因就是为了尽快完成交易而忽略了针对学区的特别约定。因此,交易双方还是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需求设置具体条款,比如交易住宅是否在规定年限内使用过学区名额、对于政策变化导致的问题如何处理和承担责任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