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教育部推多校划片 “天价”学区房能“退烧”吗

来源:网络

教育部前不久发文称,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推行“多校划片”。相对于早前的“单校划片”来说,这样的举措能否有效遏制择校热?“天价”学区房是否有望借此机会“退烧”?下面若悠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部推多校划片“天价”学区房能“退烧”吗

教育部发文推“多校划片”冀遏制择校热

教育部办公厅前不久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就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根据上述《通知》要求,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该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社会热议。不过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梳理发现,“多校划片”的概念并非首次提出。此前2015年11月,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就曾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

在更早之前的2015年4月,教育部点名24个重点大城市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热点小学、初中的招生普遍推行多校划片制度。这24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

以北京为例,据媒体报道,2015年,北京100%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对择校冲动强烈的区域,则采取“多校划片”的方式,西城区和石景山区规定“有房家庭6年内只能协调1名儿童入学”,以期缓解“学区房”问题。

不过,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地区尚未完全实施“多校划片”。以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北京市海淀区为例,中新网记者日前致电海淀教委小招办获悉,目前该区很多地方的小学仍在实行“单校划片”,而接下来是否全部落实“多校划片”,还要等待具体政策出台。

政策能否让“天价”学区房“退烧”?

受择校热影响,学区房在市场上一直颇受追捧,价格一路飙升,一线城市更是如此。

有媒体早前报道,2015年北京学区房价格涨幅超全市的平均水平,深圳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2015年中小学热门片区的学区房价格累计涨幅高达50%以上。

日前,中新网记者走访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地区的房地产中介时就发现,该地区学区房的价格上涨速度惊人。

“以中关村一小附近学区房为例,目前房屋售价已经在8.5到9万每平方米,房价较去年普遍上涨,一套三居室的房子身价在一年内涨了100多万。”该地区某房地产中介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中关村的房源十分紧张,业主只要诚心出售,出售信息一经挂出就会被抢购。

“优质小学是带动房价迅速上涨的原因,以万柳地区为例,早前的房屋售价大约在7到8万每平方米,但因为中关村三小本部搬至该地区,目前房价已经涨到11万每平方米。”

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多校划片”还未在该地区实施,即便实施恐怕很难撼动地区的整体房价,因为这一片区内集中了大量市重点或区重点中小学,整体房价都在7万每平方米以上。

另一方面,“多校划片”的消息似乎也并未完全打消家长们的择校热情。

家住北京的80后李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正在为4岁大的女儿物色学区房,目前她和丈夫正筹划着在海淀区上地地区购买一套房子,周边学校质量仍是她首要考虑因素。

“即便实行了多校划片,家长还是愿意购买好学校相对集中地区的房子,还是会抬高房价。”李欣告诉记者,多校划片后,她和丈夫的买房计划的改变在于,以往是瞄准一个学校,现在要考虑周边学校质量都不错的地区。

择校热如何才能标本兼治?

此次教育部下发通知后,一方面,有人担心“学区房白买了”,另一方面,也有人对这一政策是否能解决“择校热”提出质疑。

有网友就评论说,过去有学区房还能砸锅卖铁“拼房”搞到一个入校资格,没了学区房只能靠“拼爹”,由于师资分配不平均,即使不再有学区房,家长还是会削尖脑袋往名校钻。

对此,北京青年报24日刊载题为《实现教育公平关键不在“学区房”降温》的评论文章提指出,“学区房”降温并不绝对等同于教育公平。

文章指,从具体操作看,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但名校资格如何认定,小区所对应的名校和普通学校的比例如何安排,名额如何分配,这些问题无论怎么样经过缜密的设计,由于牵涉到各方利益,本质上是个“零和游戏”,最终都难免会引发争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在实行多校划片的同时,不缩小学区与学区之间,以及学区内部的学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差距,家长的择校焦虑会依旧存在,择校会演变为择学区,而学区内的择校暗流也会涌动。

他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和就近入学的逻辑,应该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引导居民自觉就近入学。但现在的治理逻辑是狠抓就近入学,即禁止学校跨区域招生和禁止居民跨区域选择公办学校,想以此倒逼义务教育均衡。但如果只治理“下游”,而不治理“上游”,最终还是会“决堤”。而且,多校划片入学只是过渡措施,从就近入学看,今后还是要实行单校对口就近入学。

“在抓就近入学‘下游’的同时,必须争分夺秒地疏通‘上游’,即调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真正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和条件差异。”在熊丙奇看来,政府部门需要把抓均衡作为发展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改变原有的“锦标主义”配置教育资源的方式,这样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