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进行二手房交易的时候,常见的陷阱有哪些

来源:网络

在一些一二线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二手房交易市场非常火热。受到近期契税和营业税政策的调整,买房契税降低不少。一些城市如杭州,二手房交易量较之前明显攀升。由于二手房交易涉及金额大、流程复杂,特别是买卖双方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不了解,导致买房时,经常纠纷不断,问题频出。一些不法中介利用购房者的不专业和中介的优势,为个人和公司牟取最大的利益,在交易过程中处处设置陷阱,让人防不胜防。那么,在进行二手房交易的时候,常见的陷阱有哪些?为了保证二手房交易的顺利进行,购买前后以及签订合同时,要注意些什么?

一、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常见的陷阱有哪些?

1、房屋信息或存“陷阱”。真假房源信息傻傻分不清,一套房源在不同的门店有不同的价格;房屋的债权债务问题,尤其一些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房源,可能暗藏债权债务纠纷。另外,还有交易未成,先收取服务费、附加服务费等。

2、房屋权属暗藏玄机。一张产证上可能会有几个共有人,在实际交易时,有个别卖房者收取卖房定金,却未获得产权共有人的同意,导致交易不能进行,也不愿意退还定金。

3、贪小便宜带来大麻烦。以低房价避税,已经是二手房交易中的公开秘密。签订阴阳合同,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则属于偷税行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签订“阴阳”两份买卖合同也极易引起合同纠纷,导致交易双方当事人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违约责任不明确。格式合同内容极不公平,体现在回避责任。一般都是规定买方和卖方的责任,而没有中介公司的责任,严重违背合同要合理分配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一旦发生违约,利益受损方维权相对比较困难。

二、二手房交易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市民因购买二手房而发生纠纷的案例屡见不鲜,纠纷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是由于很多人缺乏防范风险的经验和知识

(一)购买前要核实房屋产权三类信息

1、要核实房屋所有权人身份。购房者要选择正规的房屋中介机构提供居间服务;通过居委会或物业公司了解房屋的基本信息或邻里关系;听取房屋出售人的陈述,查看其身份证、房产证、户口簿的原件,必要时到相关部门核实证件真伪;购房者可以去房屋所在区县房产交易中心核实房源真实性与产权清晰有无纠葛,核实房源挂牌面积真实性。

2、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无法办理过户手续,谨慎购买。卖方可能在自己未取得产权证前就想出售,这时虽然可以签订合同,甚至可以交房,但这种房屋无法过户,而原来预计取得产权证的时间未必真能按时取得,在此期间如果涉及政策变化,则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建议大家尽量不要购买这类房产。

3、要核实房产性质,确认是否可以上市交易、是否有额外费用。商品房正常上市交易没有问题,但是经济适用房等其他性质的房产,上市交易可能会有年限限制,有些性质的房产甚至限制交易,或者交易时要交额外的费用。这些建议到房产证的发证机关核实清楚,且核实时见原件,谨防不法分子用伪造的房产证、身份证进行诈骗,所以是到房管部门亲自核实。

(二)购房时要核实房屋的基本情况

1、土地使用权的年限。一般的住宅的土地使用期限是70年,房子的房龄决定了剩余的土地使用权年限,对房价有影响。

2、房屋的面积。房屋的面积只能以产权证书上标明的面积为准,如果有自建房等情况,自建面积通常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3、房屋的基本情况要认真核实。要看装修是否有破坏房屋主体结构的安全隐患,房屋的设施设备是否齐全。另外,可以在不同时间多次看房,观察采光情况。可以找楼下住户核实是否有漏水历史。另外,比如说,房屋共有产权人不同意卖房,房屋内的家具和电器并未按约定移交,房屋拖欠物业管理费……部分购房者没有相关经验,未将这些细节列入合同附件,可能就会影响房屋过户,给买房者带来经济损失。

(三)购房合同中要注意的最基本条款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需要警惕合同中的文字陷阱:将容易发生的问题与中介方及卖方在合同中约定清楚,要对合同主体、权利保证、房屋价款、交易方式、违约责任、纠纷解决、签订日期等进行全面考虑;商量好分期付款的方式、时间、付款对象、违约责任等;买卖双方的承诺和约定最好写入合同的附加条款,避免签订“阴阳合同”。

在这里提醒广大的购房者们,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时,一定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多留一个心眼,避免在出现纠纷时,需要维权造成维权困难、维权无据可依的情况。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