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二手房交易中要小心哪些陷阱

来源:网络

目前,市场上的二手房源交易信息大部分来自于房产中介,消费者因缺乏专业知识和不熟悉交易程序、规则,很容易掉进“陷阱”。在购买房屋时,需谨防十大“陷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交易陷阱都是什么,以相应的应对方法有哪些吧!

陷阱1:定金锁定交易,反悔即侵吞。

在交易初期,买方有购房意向,中介公司则立即要求支付“诚意金”“意向金”等,规避“定金”的法律约束,试图预先把部分佣金收入囊中,进而锁定交易。

应对办法:购房者在缴纳该项费用时一定要索取相关的收据或发票,并专门签订该项费用的协议,约定责任,避免该项费用被侵吞。

陷阱2:隐瞒瑕疵,误导购房者。

对于中介提供的信息存在不实的情况,如中介故意隐瞒房龄、抵押、缺陷等,购房者往往签了合同后才知道存在不利因素,此时中介往往以“扣定金”来威胁,迫使客户继续交易。

应对办法:购房者应该对房屋多查看,多询问业主,尽量多了解房屋信息,并在合同中约定出现瑕疵责任分担,避免自己承担过多损失。

陷阱3:虚假承诺,诱使交易。

为促成交易,中介人员信口开河,做出虚假口头承诺,消费者往往缺乏有效的书面证据不能依法维权。

应对办法:对于工作人员的承诺,可以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由工作人员签字和中介公司盖章确认。对于工作人员含糊其辞,不愿签书面证明的承诺不予相信。

陷阱4:炮制霸王条款,损害购房者权益。

中介公司利用含糊不清、剥夺购房者权利的霸王合同条款,强加买卖双方履约和违约责任,回避自身违约责任,预设收费陷阱等。

应对办法:消费者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内容可咨询专业人士或有购房经验的亲人朋友,不要盲目签约。

陷阱5:借“变通”操作为由,收取代理费。

在二手房交易过程当中,部分中介公司为使买卖双方满足房产交易条件,违法违规代办社保、完税等虚假证明,并趁机收取价格不菲的代办费。

应对办法:购房者应该向房管部门了解二手房办理流程及费用,清楚收费项目,可以自己办理的项目尽量自己办理,规避多缴费的风险。

陷阱6:“卖房者”非房主。

应对办法:购房人可到房管局产权登记部门查询,如卖房者非该二手房的产权人,购房人应立即中止交易。因为其中可能存在欺诈,即使不是欺诈,购房人能否取得产权也存在风险。

陷阱7:卖房人是二手房的共有人之一,且未得到其他共有人的同意。

应对办法:要求该卖房者出具其他共有人同意出卖的证明。如果出卖人为已婚,买卖行为还需取得其配偶的确认;购买二手公有住房,应取得共同居住人同意。

陷阱8:卖房者只是使用权人。

应对办法:只要卖房人未取得完全产权,交易都不可信。

陷阱9:房产上存有法律不允许自由转让或者禁止转让的障碍。

应对办法:如该二手房已被查封或者抵押,则可在解封或消除抵押负担后,方可与之交易。

陷阱10: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卖房人又将该房转卖他人,并且办理了过户手续,致使先前的买卖合同无法履行。

应对办法:“预告登记”是避免这一陷阱的有效手段。但买房人要注意,必须在预告登记后三个月内去办理申请产权变更登记,超过三个月未申请的,预告登记失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