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二手房真实卖点要怎么辨识

来源:网络

不管是来自线上信息平台的二手房源,还是线下房产中介提供的二手房源,都会被加上一些卖点。为了降低被误导的可能性,购房者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判断二手房源卖点的真伪及卖点价值的高低。

价值高低需要判断

现阶段,由于房源信息的发布缺乏应有的监管,所以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夸大房源优点、规避房源缺点等,因此使得信息失真,进而误导购房者。那么,对于购房者来说,判断卖点真伪与卖点价值高低,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首先要做到的是求证。不管是房产中介提供的房源信息,还是网上找到的房源信息,绝大多数都会“挑好听的说”,购房者实际上很难得到全面的信息。

因此,于购房者而言,对自己看重的卖点,一定要找办法求证,比如考虑买教育地产的,一定要通过所在区县教育部门了解该小区是否真的是教育地产;现阶段买房,是否能满足日后子女就近入学的条件等。再比如对于买家移民说法,购房者也要找机会当面询问房东该说法是否属实。

另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比较。比较法是个很实用的技巧,购房者应该掌握。举个例子,面积为72平方米的房子,总价约350万元。中介一再强调,这套房子是整个小区同类房源价格最低的,性价比极高。但买家通过比较发现,小区内有类似房源出售,售价比这套房源低5万元,可见该中介所说的最低价并非真实情况。

运用比较法来辨别房源信息真伪,主要是针对房价方面,因此最关键的一步是需要购房者掌握市场行情。比如上述案例中,当中介告知房价后,并强调是“最低价”,购房者要做的就是通过走访其他中介门店,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比如网络信息平台,了解房源所在区域的房价水平,同时还要掌握同类小区房源的报价情况,最后再了解同一小区同类房源的报价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便可判断中介提供的信息是否属实。

掌握市场实际情况,这对判断卖点的价值高低也很有帮助。二手房的卖点,最终还是会反映到价格上,因此购房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当地市场行情的前提下,并细致到各个类型二手房的大致价格情况,才能准确判断卖点价值高低,也才能降低被中介忽悠的可能性。

而对于区域市场行情的了解,除了要了解房源挂牌价情况,还要了解价格走势,以及各类房源近期真实成交价格。想获取真实成交价格难度不小,但这条信息最有价值。

房源卖点五花八门

不管是网上房源,还是二手房中介门店里的房源,都有各自卖点。浏览各房产网站就会发现,每一套房源都被信息发布者加上了卖点,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除了近期比较热门的“卖房补仓”之外,还有换房凑首付等;此外,比较通用的诸如移民、出国留学、境外人士归国抛房等,也比较常见;还有诸如急需周转资金、急需资金扩大经营规模等,也会被当成卖点。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卖点,经纪人至少会在房源描述上加上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比如“房东诚意出售”“超高性价比”等,颇有硬凑的意味。

为何非要给每套房源加上卖点呢?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是一种销售策略,主要目的是加大成交的可能性。业内人士指出,突出二手房卖点,能够吸引到购房者的注意。他解释说:“我如果告诉买家房东移民手续已经办好,房子卖掉之后就会出国,买家肯定会认为捡到‘皮夹子’,因为大多数人会认为这类房子比较实惠。”

从营销角度出发,二手房卖点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其一是以突出价格优势为主的价格卖点,比如各种形式的急抛房,包括移民出国、境外人士回国等,以及赠送家具、装修等价格优惠;其二是突出实用性的功能卖点,比如房型布局合理、南北通透、靠近地铁等;其三是突出特殊价值的特色卖点,如江景房、教育地产等。

卖点内容写进合同

对于有些卖点,购房者可以考虑写进合同,以免变成空头支票。

有些涉及实际内容的卖点,比如赠送家具、装修等,必须写进房屋买卖合同,以免交易过程中出现变化而产生纠纷。有法律人士介绍,房屋买卖过程较长,即使是各个环节都很顺利,至少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一旦因为一些意外因素出现拖延,比如房贷审批时间过长,那么很有可能会延长至半年甚至更久才能完成最终交易。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外部形势的变化会导致买卖双方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比如卖家反悔,导致纠纷产生。

对此,法律专家表示,对于卖家承诺赠送的部分,比如家具、家电等,应该以附件的形式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体现出来,比如主要赠送家具的规格、颜色、尺寸等,甚至拍照保留证据;家电部分同样需要在房屋买卖合同中载明品牌名称、型号、数量等,同时,双方还需提前商定违约责任,如卖家反悔,那么应该扣除相应的房款金额是多少。

另外需要提醒购房者的是,不要轻易相信“捡漏”说法。比如网上有一些号称出国发展等急抛房源,价格要比市场价低5%-10%,确实相当实惠。但业内人士表示,此类房源极为少见,不大可能大面积出现,即使出现此类房源,也会被优先通知确有购房意向的客户,而且很快会有客户购买。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