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看内行人如何选房

来源:网络

置业大计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可是一件大事,想想一辈子可能就住这个家了,所以买房子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当您选定中意的楼盘,来到售楼处,面对热情似火的销售员时,务必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他们都经过专业的培训,深谙扬长避短之道,所以新手买房看过来!学学内行人是如何选房的。

区别一、新手问面积?内行问公摊

在询问房屋的面积时,新手的问法直截了当:房子有多大?

内行人则明确房屋面积是建筑面积还是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包含公摊面积,而套内建筑面积不包含。也可以换一种问法,“房子的公摊是多少?”一般公摊面积越小,实际使用面积就是越大,也就是得房率越高。

区别二、新手问使用年限?内行人问拿地时间

新手们都知道有个土地使用年限,住宅一般为70年,公寓一般为40年。

内行们却要问的更深一点,例如“土地是否被囤积?囤积了多少年?”了解实际拥有的土地使用年限。

区别三、新手问配套规划?行内人私下考察

买房人一般看中一套房子,会问周围的配套规划,这点新手行内人都一样。售楼员们往往大肆吹嘘一些远景规划:以后有地铁经过、有商圈崛起、会修高架桥、湿地公园等等。新手一般局限在听售楼员“浅谈则止”,内行人则会私下查看是否属实,深究“会不会有变数、有无文件下达、具体什么时候实现等问题”。

对于一些现有配套,内行人也十分注意,如果售楼员说离公交站、某商圈很近,几步路就到了,那么行内人一定要实地去走走,看是不是真的很近,有哪些公交会一一去核实,一点也不嫌麻烦。还会问问周围的居民,实际的住房感受,多方打听免得日后后悔。

区别四、新手问价格?内行人问差价

新手一般询问看中房子的价格,而内行人会多方打听不同朝向、不同楼层房子的差价和原因。营销中心售楼员不会主动告诉你房子的差价,需要自己“层层深入”细细打听,不同楼层价格相差几十元,越高越贵,主动询问售楼员计算不同楼层需付的价格。

区别五、新手问物业费?内行人问物业归属

新手一般会问物业管理费多少?售楼员可能直接跟你说**元/㎡每月。但内行人则会问:“这个是第一年促销的费用,还是一直这个价?”,而且一定要问“物业公司是跟你们一起的还是外聘的?”这点很重要。

一般最好选用物业公司归属于开发商的楼盘,例如万科、保利的楼盘都是自己的物业公司。有的开发商建完房子三五年后无影无踪,出了问题外聘的物业公司也找不到开发商,那么后期会带来很多麻烦。

区别六、新手看户型图?内行人看总平面图

新手一般关心看中房子的户型图,看房子的窗户分布在哪,多不多。实际上有的窗户开在狭小的采光井里,开了窗采光也不一定好。内行人一般拿起总平面图(一层楼每套房的布置)看看,看窗户前是对着外面的世界还是对着一面墙。另外楼栋之间的差距、楼道的空间大小很大程度决定日后的居住体验,因此可以看看楼栋分布图和楼层总平面设计图。

区别七、新手看样板间?内行人看毛坯房

各方面基本信息了解够了,售楼员会带大家去看样板间,其实这里面也有内情,一般开发商会把样板间建在一块空地上或者楼栋中间,周围毫无遮挡,肯定采光好,再加上精装修,豪华家具一摆,一切看上去妥妥的。但是行内人会直接看毛坯房,而且是不同时段去看,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房子到底好不好,不排除有的品牌开发商会直接带顾客看样板间和毛坯房。

区别八、新手多看楼盘?内行人“挑起战争”

新手也知道“货比三家”多看看几个楼盘,但是内行人却知道怎么挑起他们之间的“战争”,获取更多内情。例如购房者打听到一家楼盘的物业费只要1块几,而另一家的是2元/㎡每月,这家的售楼员听到就立刻表示自己是品牌物业服务好,然后就说开始“爆料”:“我有住在那边的朋友跟我说,他们那边物业服务完全跟不上来,地上停车乱七八糟,绿化也没有做维护,很多人投诉,人力物力跟不上来,自然便宜”。

各楼盘之间都有竞争,对于这些“爆料”不能全信,对比的问至少可以得到更加综合、全面的信息。但是大家问完之后一定要私下去核实,看是否有一定道理,这样才能为将来买房提供参考。

除了问价格、问公摊、问朝向、问户型、问容积率绿化率等“基本款”内容,购房者还需要问一些深的问题,例如对办理产权证时间的约定、开发商代办产权证的手续费、以及入住时间和入住条件,行内人一定会询问入住时是否能取得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取得商品房面积实测技术报告书、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

区别九、新手看沙盘图?内行人看规划图

新手看沙盘模型做得很漂亮,绿化多、楼间距大、景观美等等,要知道虽然是按照一定比例做的,但是难免夸张。因此,沙盘只能够做为了解大概位置的参考,不能完全信任。行内人要看就看设计规划图。

想知道具体的规划,那么一定要看规划图!在规划图上你可以清晰的看见停车位、垃圾库、变电站等的分布,一般是经过备案后定稿的,开发商会上面的尺寸、物体修建,更改机会很小,能够为你选取楼栋和楼层提供参考。

最后提醒大家,销售人员的答复、承诺不能作为今后发生纠纷时的法律依据,一切以购房合同及补充协议为准。新手们学起来吧,买房也是一门学问,做好功课才能防止掉进坑里,才能尽量避免被忽悠。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