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买房时哪些钱不该自己花

来源:网络

说到买房,若是购买新房,购房者一般会探访营销中心,若是二手房就会找中介。深圳作为存量房市场,二手房交易向来比新房活跃。地产火热,房产中介从中赚了不少。与此同时,在一些“退房”纠纷中,部分中介被指“套路”深。

“业内确实有一些‘套路’。”阿成(化名)是个“擦边”90后,一直从事中介业务,去年将手头中介业务从二手房转到一手房。

每一家房地产中介都要搞来客户个人信息,姓名、电话、房产情况,这早就不是“不为人知”的秘密了。我们知道这是灰色地带,也必须这么做。拿到这些电话,我们每天早上九点开始就逐个打,“金九”的时候打到200多个。

在阿成所在中介公司,人手一份花名录,业务员逐个拨打,如果遭到粗暴拒绝,就做个标记,过一段时间再打;如果有问价格问地段的,就标记为重点攻克对象。一天能够约出三两个看房的,已经算成绩不错了。

买房都有哪些“坑”要小心?哪些钱不该自己花?阿成是这么说的。

茶水费:

“绿色通道”有价码

去年9月10日,东莞某楼盘开盘,洋房单价每平方米1.5万至1.6万,开盘就卖完了。像这种特别火爆的盘,还真的是抢不到,怎么办?代理一般会收茶水费,客户交个1万到2万,就能提前认购。想要具体到哪个朝向、哪个楼层、哪个门号,再适当加一点钱,这个定价都是有空间、有得谈的。

但代理中介大多否认“茶水费”这个提法,“这个叫‘绿色通道’,可以提前认购。需要交一些诚意金。”不过具体价格和操作,对方一定要进入实际交易才愿意透露。

更名费:

加价五六万算少的

还有一种“抢筹”的方式,成本更高。就是中介先去认购一套房子,然后找到意向买家,加价最低五六万,高的喊过十万。

虽然房管部门制定严格的规定,一旦认购,业主名是不能改的。但有一种走“挞订”的模式,原购房者和开发商共同提出撤销申请,审批通过后开发商和新购房者重新签订购房合同。

阿成表示,有朋友做过一单五万块更名的,后来那个房子几个月涨了二十万,业主也不觉得亏。但更名有风险,周期又长,实际上就是中介参与炒房。

代理中介还有这些“坑”

吃差价

5月份,东莞的王小姐看上一套公寓房,中介答应帮忙砍价,最后叫价66万。她怕房价上涨,冒着大雨取了5万元定金交上去,后来才知道中介跟卖家说的价格是65万。她愤而找中介公司“告状”,最后中介承诺帮她“降下”一万的税费,按65万成交,另多付5000元给中介。

首付贷

首付贷虽然已被禁止,部分中介公司仍然承诺可以“搞定首付贷”。也有中介跟银行的消费贷打包。当地某品牌一手房平台可以通过首付贷实现15%的首付。

按照东莞最新的1.5万元均价,100平方米的房子150万,首付45万,首付贷20万按照5.6%的消费贷年息计算,三年还完,每期本加息要还6488元。

再加上70%的房价贷款30年还清,等额本息每月还贷5572元,叠加起来一个月还贷接近1.2万元。对于很多工薪阶层压力巨大。

诚意金

东莞第一法院最近公布一个案例,东莞市民梁某为买房,与中介公司签订委托合同,并将2万元作为诚意金交给中介,以确保买到中意的房子。

没想到,看中的房子没有到手,中介公司却直接将2万元扣下,拒绝返还。法院经审理认为,中介公司收下2万元没有法律依据,判决退还。

行家说法

信息不对称买家最吃亏

“跟中介相关的投诉,大部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买家最吃亏。”东莞市房地产协会负责人说,随着行情向好,跟房地产相关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

买房是大事要谨慎,一定要找正规中介,钱该不该花三思而后行,千万别被个别人的三言两语就忽悠走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