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消费者该如何尽可能地规避购房的哪些陷阱

来源:网络

消费者在买房时,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在交易过程中,经常会被售楼人员忽悠着签约掏钱。消费者该如何尽可能地规避购房陷阱?以下是售楼人员常用的八大售房忽悠术,提请您多留心。

招数一收封房金逼订

有些售楼人员会先察言观色,判断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假如其购买意愿很强烈,售楼人员就会让消费者先交一点钱,这叫“小订”或“封房金”,钱数一般不多,一两百元即可,最多1000元。交钱后,售楼人员便承诺不再把这套房子介绍给其他人,这让消费者对其有了归属感。其实,这是一种被行内称作“逼订”的销售技巧。消费者交钱后,会在心理上对这个楼盘有了牵挂,往往最终会将其买下。

招数二封杀第一需求

楼盘的销售现场通常会张贴出一张销售进度表,上面明确显示哪些户型已被售出、哪些户型已被预订。如果消费者完全相信这个进度表,可能就被忽悠了。

在售楼人员介绍楼盘情况时,消费者第一眼看中的往往是整个小区最好的房子,但这样的房子并不一定能买到手。当售楼人员用某些暗语询问销售控制台时,控制台的人员立即就心领神会,告知消费者这套房子已经售出。

规划面积较大的楼盘项目往往采用低开高走的价格策略。一个项目刚开盘时的价格通常较低,此时,一些开发商就会以“小区里最优质的房子”作为诱饵,吸引消费者的关注。随后,开发商会为了把位置、户型不理想的房子先卖出去而谎称好房子已经售完。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听信销售人员的介绍后,往往会放弃自己的第一选择,转而买下性价比并不高的房子。随着销售量的增长,开发商会将较好的房子逐步放出,而销售后期的价格必然会上涨,于是好房子也能卖出个好价钱。

招数三囤房加价

对于销售情况比较火爆的项目,消费者想买的房子往往已经售罄。其实,售楼人员自己手中有时会握有一些房源,当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强烈时,售楼员便声称正好有人想加价转让,一些消费者为了买到满意的房子,往往会心甘情愿地加价购买。殊不知,这笔转让费其实已经装入了售楼人员的腰包。

招数四苦肉计

买房与卖房的交易过程有时候就像一场心理战,售楼人员赢得了消费者的同情心后,其介绍的内容就会显得格外可信。在此过程中,一些售楼人员会时不时地用点苦肉计,如有意选择在下着倾盆大雨的天气拜访客户,让自己湿漉漉地把资料送到消费者手上;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身穿裙子陪消费者看房,冻得嘴唇发紫……此时,消费者往往最容易动恻隐之心。

还有一些售楼人员练就了一双“势利眼”,会从消费者的衣着打扮去判断其经济实力。他们会关注消费者的衣服品牌、穿着搭配、是否已在别处购买了房产、开哪种档次的车等,然后看人下菜碟,向其推荐不同价位的房子。

招数五美化楼书和沙盘

开发商常常利用光影、修图等手段美化楼书,一些较为冲动的消费者容易被此迷惑,进而买下房子。事实上,楼书没有完全真实的,消费者切不可相信楼书中的承诺。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楼书所提出的条件仅表明开发商的意愿,没有法律效力。如果发生法律纠纷,楼书是不能作为证据的,除非双方签字认可了楼书中的承诺,并将其附在购房合同的补充协议中。

除此之外,对于楼盘沙盘所呈现出的效果消费者也不要完全相信。因为受灯光和视线的影响,消费者会对沙盘产生一种错觉,再加上有些沙盘是用特殊材料制作而成,看上去更富有立体感。实际上,现实中的房子即便楼层、朝向、角度、视野再好,也绝对达不到沙盘呈现出的效果。

招数六借名贴金

许多楼盘常常在广告中声称,小区聘请了某知名外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事实上,一些开发商通常只付费购买了知名外资物业公司的名称使用权,然后称其为物业顾问。通常情况下,知名的外资物业公司只会为每平方米价格在数万元以上的高端楼盘服务,而借用其名字的开发商通常自己组建队伍,对小区进行物业管理。

招数七偷换概念

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小区环境的当下,园林绿化成为人们购房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开发商常在销售时偷换概念,用绿化覆盖率代替绿地率。

据记者了解,小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的概念并不一样。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如树的影子、铺在露天停车场中间可以种草的方砖等,都可以算入绿化覆盖率中。而绿地率是指小区范围内各种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消费者千万别被开发商的文字游戏蒙蔽了。

招数八样板间“偷龙转凤”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一个宽敞明亮、沉稳大气、充满时尚元素的样板间已经成为各楼盘打造的重头戏。对于一些没有空间概念的消费者而言,样板间的确是一个能够更直观了解整个房间结构的参考。但事实上,样板间往往也是开发商用来迷惑消费者的手段之一。很多消费者都反映,开发商实际交的房与样板间不符,甚至有很大的落差。

很多样板间虽然面积不大,只有100平方米左右,但一进去立刻给人一种宽敞舒服的感觉,一点也不像100平方米的房子。原来,有些样板间会把墙打掉,然后装上玻璃等相对透明的东西。这样一来,空间的延展性立刻增强了,消费者看着也舒服很多。可是,交房时那堵厚厚的墙并不会被换成玻璃的,由此便产生了视觉落差。若消费者受样板间的迷惑,购买到了性价比其实并不高的房子,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以上就是买房时常常能碰到的销售陷阱,为了防止被开发商或者销售人员忽悠,买房时购房者一定要警惕以上的八大忽悠招数。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