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房产

常见的教育地产购买陷阱有哪些

来源:网络

教育地产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热议话题,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重金购置教育地产。那么,常见的教育地产购买陷阱有哪些?若悠网小编搜集了近期一些有关房产纠纷、购房诈骗方面的案例,希望能帮到各位打算购买或者租赁教育地产的朋友们,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常见的教育地产购买陷阱有

案例一为抢购教育地产私下交易被骗十万

警示:遇到卖家提议省钱的私下交易,要多个心眼

南京的蒋女士今年3月看中了一套50平方米的二手教育地产,以3万5千元每平方米的价格敲定。就在相约签协议的前一天晚上,蒋女士接到房东来电,问其是否愿意私下成交,这样双方都可以少交近万元中介费。蒋女士连忙答应,当晚便和房东见面签了合同并支付了十万元的定金。第二天,中介了解情况后提醒蒋女士谨防骗子。于是,蒋女士找房东看两证材料,房东解释说:自己目前只是与开发商签订了买卖合同,确定购买后会尽快办理两证,再过户。见到房东拿出的买卖合同,蒋女士深信不疑。一个月后,另一名男子拿着红彤彤的房产证找上了门来,蒋女士才发现自己被骗。

后经警方侦查,原来房东因为公司生意赔本早在2012年就已将这套房子抵押,两证也在抵押公司。后因没有还款能力,房屋已过户给了别人。

为减少中介费,很多买家都喜欢与房东私下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购房风险。

为避免此类风险,需要做到:

1、购房前,要全面了解房屋的归属权、户口等情况,确保房屋产权清晰,没有纠纷、债务等。

2、交易过程中,购买者一定要让卖房人出示本人及房产相关证件(原件),辨明卖房人是否有处分权。

3、签订合同时要仔细浏览各项条款,未完成过户手续前,不要一次性付清房款,遇诈骗要及时报警。

案例二说好租一年半年就被扫地出门

警示:一定要看两证,别给二房东转租骗钱留机会

为了让孩子上学近一些,王女士在某小学附近租了一个套间,并一次性支付了包括押金在内的6万元。可租期还没过半年,一天自称是房东的老刘找上门来说要收回房子,这可让王女士傻了眼,她赶紧给租房给自己的张先生打了电话,但张先生一直关机,无法接通。这时房东问是不是一个姓张的转租的,王女士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被转租的张先生骗了,气愤之下王女士与房东老刘起了争执,老刘限定她一个礼拜内必须搬空。眼看约定时间就要到了,王女士丝毫没有要搬走的意思,老刘一气之下利用王女士上班时间擅自闯入家中将原先放在房屋内的电视、冰箱等设备找人拖走,当晚王女士回到家中见家里一片狼藉非常生气,打电话报警称自己家中被盗,后来民警联系房东后才解开误会。

这个案例中,二房东张先生假借房东的名义出租房屋,王女士租房心切没提出看房产证等证件,因过于信任对方造成重大损失。

1、租房前,一定要查看两证,确认房子权属及处分权。

2、订立租赁合同时,一定要写清租赁时间、金额、违约条款等;双方签字画押后方可交清租金。

3、遇到租房纠纷时,双方要本着协商一致的心态解决问题,切忌采取擅闯房屋或是其他极端行为,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案例三原房东户口占窝用不了学区名额急人

警示:“户口迁出”写进二手房买卖合同最保险

小李跟着中介看了近半年的教育地产,好不容易选中一套,双方交易且过户后,小李准备迁入户口的时候,却发现该房屋里原房东及家属的户口还未迁走,小李无奈只好多次找到房东,经过多次磋商才将原房东的户口迁出。

这种情况在上个月南京跨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回居住区登记时也出现过多起,一些学生家长为此烦恼不已。一位回鼓楼区登记的家长称,他3月份买了鼓楼区镇江路的房子,有产权证,但是原房主的户口没有迁出,他的户口也就迁不进鼓楼区了。接受媒体采访时,有关工作人员认为这户的学区名额可能被人占用了。“这种情况虽然值得同情,也只能按照实际情况和当年政策来。家长在买房子的时候就应该有预见性,把能不能迁户口搞清楚。”

小编提醒

针对反映较多的二手房迁户口问题,目前许多城市出台有“强迁”措施。新户主可向辖区派出所提出申请,派出所在核实情况后,启动强迁程序,向卖方下达《户口动迁告知书》,15日内如不将户口迁走,公安机关将依法把户口迁至社区(村)托管户。不过更好的办法还是事前预防:

1、购房者可在完成交易前,约上卖房者带着房产证件前往派出所进行户口查询。

2、签订购房合同时,最好附加有关户口迁出的约定,便于购房者尽快将户口迁入。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