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防骗知识

网络骗局你知道多少?网络上的骗局陷阱揭秘

来源:网络

若在网上购物,是否有过汇款后石沉大海的经历?南充市顺庆区的刘某在某网站上看到一提供游戏代练业务广告,汇出450元后才明白,对方原来是家虚假网站。同事在淘宝网上购物买一件羽绒服,等汇款后发现原来是钓鱼网站。


网络骗局你知道多少?网络上的骗局陷阱揭秘

近几年,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诈骗犯罪花样翻新,屡打不绝。省公安厅网络监察处负责人向记者披露了当前网络短信诈骗九大“陷阱”和部分典型案例。

网络骗局的九大“陷阱”揭秘:

省公安厅网络监察处副处长张光辉分析说,目前常见的网络短信诈骗活动集中表现为九大“陷阱”。

陷阱一:诈骗分子以虚假身份在知名电子商务网站注册多个用户,填写详细公司信息,提供低价的各类物品并附实物图片,当消费者汇出第一笔款后,骗子会来电以各种理由要求再汇余款、风险金、押金等费用,否则不予发货退款,一些消费者抱着侥幸心理被迫继续汇款,从而上当受骗。

陷阱二:利用少数人的好奇心理发布所谓代办假证、假文凭等非法违禁信息,买主一旦将钱汇出,卖家便立即消失,由于是违禁物品,受害者往往不敢报案。

陷阱三:开设赌博、色情、娱乐点播下载网站页面或发送手机短信,骗取手机、电话注册费。

陷阱四:建立虚假银行网站或冒充银行机构发送手机短信进行诈骗。

陷阱五: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发送虚假中奖信息。

陷阱六:通过网络聊天,骗取好友信任或是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好友QQ号码,冒充原号码使用者,对其好友再进行诈骗。

陷阱七:通过网络聊天,给好友电脑种植病毒、木马获取好友网上银行相关信息。

陷阱八:通过游戏交易平台或开设虚假网站出售游戏装备、ID号等进行诈骗。

陷阱九:发布出售高考信息、研究生试题、四六级英语考试题、代考枪手等信息诈骗考生钱财。

【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QQ聊天骗人钱财

2005年5月初,北京一记者在网上通过QQ聊天,认识德阳市一女网友,该女网友向其诉说自己的身世和失恋的痛苦,并约定到北京会面但苦于无路费,当记者按其指定账号汇出3500元后,女网友随即消失。2005年7月23日,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学生郭某在QQ上聊天时,碰见泸州高中同学在线,二人聊了不久,对方提出借100元钱并告知一银行账号,郭某随即汇出100元。当晚,郭某接到哥哥电话,问为何在网上向他索要500元,郭某感觉事出蹊跷,立即上网查证,发现自己的QQ号码已被盗,同时发现有人利用自己的QQ号向其同学及好友进行诈骗。

案例二:网上购买邮票遇黑手

2004年6月,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接到河北石家庄市民李某报案称,当年5月,他在易趣网上看到,一网名“老山风”自称名为“潘光熙”的人正卖文革时期的邮票。经联系,李某通过银行汇款8200元给“潘光熙”后,“潘光熙”与其所有联系方式中断。当年7月23日,成都警方在陕西宝鸡将其抓获,经查此人在易趣网上以卖文革时期的邮票为名诈骗13人,金额高达13万余元。

案例三:出租私服服务器诈骗

2004年10月10日,遂宁警方接到辽宁省抚顺市李某报案称,10月5日,他在网上与自称吴某的某游戏网站负责人协商好“传奇”私服服务器租用协议,向对方指定银行汇去1600元后,即与吴某失去联系,也没有租到服务器。10月15日,遂宁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该犯罪嫌疑人先后诈骗12人次,金额达1.9万元。

警方提醒: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利用网络和短信诈骗活动日益猖獗,警方表示,将逐步建立打击此类犯罪的长效机制,同时,警方提醒广大网民和手机用户,要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万一受骗,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警方提醒,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应通过多种方式调查其真实性,如电话查询该公司是否存在;用搜索引擎查询该公司或网站,查看电话、地址、联系人以及营业执照等证件之间内容是否相符;只有QQ、EMAIL、手机,没有固定座机电话和地址的不要交易。

警方同时提醒,不要把自己的网络、银行卡、信用卡账号和密码泄露给别人;不使用单位电脑进行网上购物、支付等操作;登陆网上银行时,要注意核对网址,留意核对所登陆的网址与协议书中的法定网址是否相符。对来历不明的短信或邮件提高警惕,如接到类似电话、短信或邮件可直接联系发卡银行进行确认。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