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动物百科

伯克氏鹦鹉的产地 伯克氏鹦鹉的简介

来源:网络

伯克氏鹦鹉的产地 伯克氏鹦鹉的简介

伯克氏鹦鹉的简介

伯克氏鹦鹉(学名:Neopsephotusbourkii)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鸟体大部分为浅粉红色;前额和眼睛上方的小条纹为蓝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脸颊前方为白色;脸颊其他地方和喉咙为深粉红。主要栖息于干燥以及半干燥的开阔灌木丛林区,刺棘和穆拉加(Mulga)等金合欢属植物区。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于澳大利亚中部和南部。

伯克氏鹦鹉体长19厘米,体重40-50克。这种鹦鹉鸟体大部分为浅粉红色;前额和眼睛上方的小条纹为蓝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脸颊前方为白色;脸颊其他地方和喉咙为深粉红,每片羽毛均带有棕色滚边;胸部羽毛为棕色并带有很宽的粉红色滚边;腹部粉红色;头部、背部和翅膀覆羽为橄榄棕色,并带有浅色的滚边;背部下方和上方尾巴中间的覆羽为棕黑色;大腿和尾巴内侧覆羽为浅蓝。主要飞行羽黑色,翅膀外侧并带有蓝紫色;尾巴内侧为暗白色;鸟喙黑色;虹膜深棕色。

雌鸟体色较深,喉咙部份带有蓝色的羽毛;胸部的粉红色滚边比较细窄,翅膀内侧通常有白色的斑纹。

幼鸟体色较深,且前额没有蓝色条状羽毛,有些幼鸟的下鸟喙为黄色;幼鸟需要8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体色。

伯克氏鹦鹉的产地

伯克氏鹦鹉主要栖息于干燥以及半干燥的开阔灌木丛林区,刺棘和岩蕨等金合欢属植物区。分布于澳大利亚中部和南部。

野外繁殖季节大约在8月至12月间,喜爱筑巢在1至3米高的树洞内,雄鸟求偶时会贴近雌鸟拍打双翼与摇动尾巴,雌鸟一窝产4至6卵,幼鸟约18天后孵化,雌鸟育雏期间一天只会离开巢穴一次让雄鸟喂食,幼鸟约4周后羽毛长成。

人工繁殖伯克氏鹦鹉很容易,它们是相当良好称职的父母亲,所以也常被用来当代理父母来孵化养育其它种类的幼雏,非专业繁殖者不建议使用群养繁殖的方法;相当地多产,刚刚抚育完一窝幼鸟后很快会开始准备下一窝,所以须小心观察有无难产的现象,繁殖期间可多提供一些蛋类食物、蔬果与一些谷类食物,可使用规格20x20x30-35厘米的巢箱,雌鸟一次约生下3-6枚卵,孵化期18天,幼鸟约在4周后羽毛长成离巢,但仍会被雄鸟继续喂食两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